602.意外
<><><><> “疫情似乎来到一个高峰期。现阶段看来属于比较不好的迹象,20-39岁者染疫比例在增加。”中国台湾媒体援引6月3日台湾地区疫情指挥中心信息称,当日新增确诊****583例,死亡17例。至此,台湾地区累计确诊本土病例8778例,累计死亡166例。 疫情持续高烧不退,新冠疫苗依然难得。OurWorldinData显示,截至6月1日,中国台湾地区共接种新冠疫苗50万余剂,。。 为求“自保”,5月下旬至今,大量台湾民众到中医诊所、中药行,点名求购中药方剂“清冠一号”。据“东森新闻网”信息,该药为冲剂,内容物是黄褐色细粉,口感微苦。 该药于5月18日,获得台湾地区卫生部门紧急授权上市。现有顺天堂、庄松荣在内的8家中药厂商获准生产。“订单满到必须天天加班,疯狂抢料制造的程度是百年奇观。”顺天堂药厂执行长张立秋表示。 “‘清冠一号’以新冠解方之名紧急上市,让中医疗法翻红。如今动员加班、全力支持医院需求,能否协助疫情降温?各界都相当期待。”称。 “清冠一号”含十味药材, 成分“类似连花清瘟” “清冠一号”由台湾地区中医药研究所等机构共同研发,于2020年5月问世。同年6月,该研究所公布,将之列为“轻症方饮片”,称其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3CL蛋白酶的活性,拮抗ACE2膜蛋白与病毒棘状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激素泌IL-6和TNF-α的表现,降低病毒活性与炎症反应。 台湾地区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苏奕彰告诉,该药是在明代“荆防败毒散”基础上调整而成,获批适应证为传统中医所述“外感时疫”。“不局限于****。只要中医师诊断,症状符合‘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就可以凭处方服用。”#29233#21435#12307#23567#35828#32593#12307#119#119#119#46#105#113#117#120#83#46#99#111#109 “荆防败毒散本是专治古代流行病的药方。2003年SARS期间,曾作为基准方用于治疗。当时想过要建立标准处方。后因SARS疫情很快获得控制,想法就此搁置。”苏奕彰说,本次,学界耗时2个月,最终确认“清冠一号”标准处方含10味中药,包括荆芥、防风、薄荷、桑叶、鱼腥草、板蓝根、黄芩、厚朴、瓜篓实、甘草。 台湾地区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邱文慧表示,“黄芩”“鱼腥草”是清除病毒的关键成分。前者同时兼具抑制细胞激素风暴效果,“这些药方单独使用效果都没有复方好。”而“中时新闻网”援引业内人士发言称,此配方类似中成药连花清瘟。 据苏奕彰5月19日发言,“清冠一号”是台湾地区中医研究所的起点。研究团队正朝向“清冠二号”“清冠三号”继续努力。 “12人有效”=临床有效? 西药药理学出身的“中药全球化联盟”主席郑永齐曾称,中药复方最好不要超过4种中药材,否则质量很难管控。“现在,我们用10味药材,精密分析出成分与药效,也掌握合理含量比。”苏奕彰向展示“清冠一号”临床研究数据称,“有了这些,就不会说中药复方只是一堆药材,一碗黑黑的汤汁。让他们看看背后疗效如何产生。” 苏奕彰所述“临床研究数据”,于2021年1月发布在法国月刊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杂志。该刊被中国学者称为“毕业神刊”,以接收量大、效率高著称。今年1月中科院将之列为“中等”预警期刊。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2月发布的警示期刊中,它也榜上有名。 回到“清冠一号”研究一文。文章称,这是一项“转化医学”研究,于2020年1月至4月招募35位****确诊者。在使用标准疗法和/或羟氯奎治疗后,12位年长、,经授权同意,改为接受“清冠一号”治疗。治疗方法为每日3餐后30分钟,服用100mL“清冠一号”冲剂。在这12人中,8人是轻症,3人重症,1人是危重症。 研究以患者连续3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为终点。结果显示,除2位受试者因使用其他疗法而出组,非“清冠一号”治疗组的21人达到治疗终点的中位数为22日。“清冠一号”组达到目标的中位数为9天,且无不良反应。 基于此,研究认为“清冠一号”有助于抑制新冠病毒在体内复制,协助患者排出体内残存病毒、加速康复。 然而,对于“清冠一号”的这项临床研究,很多学者和媒体质疑“禁不起考验”。 “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发布的,是唯一一篇研究。”有40年医学研究经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退休教授林庆顺撰文称,该文只字不提治愈或症状缓解,只说“平均9天三采阴”。但,三采阴并不等于治愈,部分转阴患者仍可能有严重的症状。“这样单薄的临床结果,再加上中药潜在毒性及化学成分不稳定,是很难让’清冠一号‘通过成药上市审核的。” “用药组仅12人。研究不是循证医学中证据等级最高的随机双盲试验,无法排除安慰剂、仪器测量偏差或人为选择偏倚等。在现代医学看来,它缺乏实证,没有第二三期临床试验。只能说是一个有治疗潜能的处方。”“泛科学”网站发文表示。 甚至,有基层中医诊所接受“中时新闻网”采访,称“如履薄冰、喜忧参半”。“‘清冠一号’是为清除病毒而非预防或调节免疫力。其突然成名后,民众即使适应证不符,也想服用。这可能导致服药后疗效不佳或仍染疫,加剧其对中医药的不信任。” “不建议低风险者预防性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