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报仇(四更)
正当诸葛亮和薛悌、唐周所说告一段落,气氛变得和谐起来,一直跟在薛悌和唐周后面的三个青年,其中一个却是猛然快步,走到诸葛亮的面前,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大声呼道: “主公,桓拜见主公,只求主公为桓报仇雪恨,从此桓这条命就是主公的了。” 朱桓突然跪倒在诸葛亮的面前,想要认诸葛亮为主,条件也是简单明了,只要诸葛亮替朱桓报仇。诸葛亮和朱桓也只是见过一面,点头之交,当初也是为了变卖家财,才与朱桓相识。朱桓突然就来这么一下,不止是诸葛亮,就连薛悌、唐周也是一时反应不过来。 “桓兄” “桓弟” 朱皓和朱然被朱桓的所作所为吓得一时语塞,虽说作为表兄弟,接触不少,深知朱桓的性格,坚毅刚烈,却不想会如此冲动行事,不过二人并没有阻止朱桓,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二人都深知也许朱桓这样做,是最好的选择。 换成他们,自己的父亲被黄巾反贼所杀,也不愿去投靠表亲,从此寄人篱下,大仇久久不得报,那样不说会疯掉,至少会抑郁一生,吃惊的是朱桓认主却是选择诸葛亮。 完完全全没料到朱桓会跪倒在面前,认诸葛亮为主,毕竟朱氏哪怕在琅琊受挫、受损,那也是一个不弱于诸葛氏的大族。尤其是朱儁还官居中郎将,朱冶也是仕途中人。不过,回过神来的诸葛亮却是能够理解朱桓的想法。 朱桓之所以愿意拜诸葛亮为主,恐怕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借诸葛亮之手,行报仇之实。朱桓本来可以去投靠朱儁或朱冶,但毕竟只是表亲,哪怕朱儁或朱冶愿意帮忙,恐怕也是能力有限。没有可能不去培养朱皓、朱然,而是重视朱桓。 因此,朱桓想变得强大,想受到重视,想东山再起,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认诸葛亮为主公,卖身给诸葛亮,用自家性命换取到诸葛亮的信任,从而得到诸葛亮的重用。 朱桓见识过薛悌和唐周所统领的军兵,战力不菲。一路逃跑的时候,也曾从薛悌那儿打探到诸葛亮的一些消息,了解到泰平军的兵马和战力都极其不错。朱桓现在又亲眼见到诸葛亮,还有诸葛亮所统领的不下于七八千的兵马。 朱桓内心燃起了希望,想证明自己,而不是被黄巾反贼杀得家破人亡,又没本事地灰溜溜跑到朱儁、朱冶那儿。朱桓相信自身的能力,只要诸葛亮信任,收为麾下,得到重视,一定能出头,到时再将黄巾反贼打得屁滚尿流,一报家仇,一雪前耻。 “桓兄,快快请起,这又是何必。桓兄愿相助我,共图大事,力诛黄巾逆贼,我是求之不得。我有桓兄,胜过有千军万马。不过,有句话得说在前头,你的仇,我不会帮你报。”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岂能假手于人。既然桓兄认我为主,拜入诸葛氏,我可以承诺的是一定倾尽全力,帮助桓兄,让桓兄亲手血刃黄巾。保证让桓兄受到重视,人尽其用,才尽其能,绝不吝啬,要人给人,要钱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