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一路绝尘在线阅读 - 1810.人家不吃猪rou的

1810.人家不吃猪rou的

    1810.人家不吃猪rou的

    那条一边是在田家两层小楼的宅基地上新建的五层大楼,一边是医院和卫生院的小巷经过了绿意葱葱的杨树林,从国道一直通向沅江大堤。那条在长江八大支流中,水量仅次于岷江和嘉陵江的沅江发源于贵州东南,在黔湘的大山深处左突右窜,蜿蜒起伏,一旦**平原湖区,自然就变成一条美丽的飘带,可是也会有暴雨引发的洪水泛滥,即便是经过了逐级开发,兴建了数十道大坝,可遇上非常时期,就得依靠那道防护大堤保护这座集镇的安全。

    和几乎所有的防护堤一样,水溪的那座长长的大堤也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也曾拨专款进行过维修和加固,可是谁都知道那不过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就根本没修过,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秘密。王大年慢慢走上那条高高的大堤,堤外是一江碧水,堤内是一片杨树林,一条早已破损的水泥路面横贯堤面;向着江中望去,大大的白麟洲历历在目,向着上游望去,可以看见翘望咀,而下游的水溪入江处,防护堤的斜坡下,有一座用断砖废瓦和竹木搭建、几乎掩映在绿荫之中的小吃摊。

    也许就是因为那熟悉的酒幌,那上面可是王大年当年的笔迹;也许就是因为那随风飘过来的花鼓戏唱段,虽然时隐时现,可是,王大年还是听得出那是《三喜临门》里面韩母的一段唱腔:都说我是能干婆,鸡鸭喂了一大窝。剩饭剩菜冇**,山上地里野食多。土鸡长得壮呖呖,土鸭子吃得肥嘟嘟,今天我既杀鸡来又杀鸭,酒rou齐全好招好待端上桌……

    于是,很多年前的那些往事就又一次闪现在眼前。

    天知道那是什么缘分,路遇不平、嫩伢子在杨树林见义勇救了一个女孩子倒也罢了,谁想却是那个因为田大的恶作剧,而在白石铺与之发生误会的那个美少女;就是倾国倾城、花容月貌倒也罢了,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很正常,谁想却被那个本来吓破了胆的女生暴打了一顿不说,还不得不将自己的西装**和圆领衫给她穿上;安慰了半天,解释了半天,还是怒气冲天,不想人家根本不信,一发怒,人家又呜呜的哭出声来,当时就真的只差恨不得喊那个小阿头为姑奶奶了。

    赌咒发誓说明了白石铺的邂逅就是一场误会,费尽口舌使得那个女生相信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仅仅就是见义勇为,好不容易才慢慢劝得那个叫翦南维的**女止住了哭啼,也换上了他提供的那套从自己身上扒下来的权当给她遮羞的衣裤,谁知气氛刚刚缓和,那个长得像一朵花似的她又***地说自己饿了。

    嫩伢子犹豫了半天,也盘算了半天,最后还是很不情愿地领着那个看上去既文静又清纯的女孩子穿过那片杨树林,走进了那家就坐落在沅江护堤斜坡下边的小吃摊。里面也就三四张东倒西歪的餐桌,几条粗制滥造的长条凳,嫩伢子把她安置在靠最里面的一张小桌上,给她拿来一张就是蒙上了塑料纸依然还是油腻腻的菜单,小声的对她说:想吃什么尽管说,千万别跟我客气,这家店的老板就和我叔叔一样。

    他说的不错。

    因为赵老倌的这家小吃摊就在田家的附近,又在水溪码头旁边,嫩伢子和田大经常到这里吃早点,晚上也会到这里吃夜宵,久而久之,谁都知道这里就是被田大罩着的,虽然田大没承认、赵老倌也没对人说过,可是消息还是传开了,自然生意不错。那个时候,他和田大无论在哪里吃东西都是不用付钱的,偶尔一为也无所谓,可他们在这家小吃摊经常三天两头进进出出就有些不好意思。嫩伢子就去给赵老倌挑水,那个老板就会感激不尽,田大看见了就给了他一巴掌:嫩伢子,你已经不是长风酒家那个小伙计了,别拿体力不当回事,你无所谓我还觉得丢面子呢,能不能做点技术含量高的事?比如炒菜、煨汤什么的。

    他就和**说的那样: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照你说的去做。

    不过,那家小吃摊的店家赵老倌很喜欢沅江小*却是真的,那天第一个发现那个第一次露面的翦南维是少数民族而不是外星人的也是赵老倌。他会给那个**女笑嘻嘻的端来一个刚出笼的馒头和一瓶矿泉水,还会打嫩伢子一巴掌:你知道个屁!去把灶上的锅提到江里好好洗一下,回来给人家下一碗清水面来,不放葱姜蒜!人家不吃猪rou的!

    以前,在没有那些戴大盖帽的城管出现之前,无论是人来人往的学校周边,还是繁华拥挤的商业街上,街边的小吃摊曾经是点缀每座城市和乡村的一道各具特色、不可忽视的风景线;现在,在城管收工下班之后,在灯火阑珊之处,城市和乡村几乎也同样都能看见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似的那么多的夜市摊。或者像大城市那样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或者像中等城市那样在人行过道上搭起*棚,或者就是一辆不锈钢餐车组成的某个快餐点,或者就是和赵老倌在水溪入江处的那个渡口附近开设的小吃摊似的,几张折叠桌、几把塑料凳摆成的极为简陋的摊点,却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故事。

    以前,在没有强调统一规划、环境整洁、饮食卫生、城市形象、首长政绩和做大做强以前,只要是有渡口的地方就会有好几座小商铺,或是卖烟酒杂货,或是卖快餐盒饭,或是卖当地的旅游品,或是卖大碗茶、小吃茶点的。如今的渡口要么被统一管理,建起整齐划一的商铺,要么就因为交通发达,过江涉水到处是大桥飞渡,不少地方的渡口早就名存实亡,渡轮消失了,乘客也就没有了,而像赵老倌那家小吃摊能一直坚持十八年依然存在的本身就是个奇迹。

    顺着大堤走不多久,王大年就已经站在了那座小吃摊的门前,怀着有些惊喜的心态发现那座小吃摊其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仅就外观来说,当年的竹席围成的四壁变成了青砖到底,当年一块废旧油布搭成的*棚也变成了玻纤瓦,还开了窗户;稍稍低着头,走进了不高的房门,里面却似乎依然和十八年他记忆中的那个小吃摊完全*合:折叠小方桌、红色的塑料凳、墙上的那些过时的广告、油迹斑斑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证,还有地上铺着防潮的红砖,他一眼就看出,那还是十八年前自己帮着铺成的。

    大哥请坐。有一个正在津津有味的用手机看着电视剧的中年女人和王大年打招呼:是喝茶还是恰饭(武陵话:吃饭)?

    在王大年的印象中,他肯定没见过这个穿着一身墨绿色衣服、出现在他面前的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因为容貌一般,加上过于cao劳,自然就有些消瘦,也有些其貌不扬。可是那女人****的身段倒是很有些韵味的,就像武陵的酱板鸭,看上去皮包骨头,作为下酒菜却是再好不过的了。也许那个女人年轻的时候有些像是那种刚灌好的香肠,浑身的**绷绷的,可现在却像根已经风干的香肠,干得没有了一点水份,肠衣上似乎还泛出了一层盐霜,可还是不少酒客的最爱。他记得赵老倌当年死没有结婚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方便,无拘无束,谁家的老婆都有可能是老子的堂客!

    先来壶茶吧?王大年找了一张靠里面的小桌坐下,顺口回答道:大叶乌*茶、古洞春芽都可以。

    那女人抿嘴一笑:大哥来过水溪吧?

    他有了些警觉,知道是自己有些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的就是当地的名茶才引起那个女人的猜测,倒也表现得从容不迫:夷望溪的,当然来过!

    水溪的女人自然很饶舌:可是似乎很少见过。

    妈的,成天待在这样的地方,能见到几个人?王大年的身后有一个男人在瓮声瓮气的不耐烦的驳斥着:少啰嗦,快去给客人倒茶!

    王家老五一转身,就看见一个躺在竹凉椅上喝茶抽烟的老年男人:个头不高,肌rou不少;力气不乏,声音不小,虽然已是满头白发,胡子一大把,可精神尚可,眼光炯炯有神。这就给了他又一个惊喜:这人就是赵老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