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求生记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战和之议二

第二十六章 战和之议二

    明末求生记第二十六章战和之议二第二十六章战和之议二

    “以朝廷现在的财力物力,根本无法与东虏开战,甚至与东虏媾和还有一个好处。”张质说道:“就是盐场。武兴之役,国家丧两淮,两淮盐场尽为敌有,湖南一带,盐价腾高,以至于以至于百文一斤,即便如此,还只要攀升,没有下降的。百姓淡食,盐不仅仅是国之财源,也是百姓日常万万不可或缺之物。而各省盐务一时不能支撑,只有从东虏哪里买了。”

    “尽有此事?”张轩大吃一惊。

    对盐务张轩之前并没有多注意,也是在两广主政之后,才知道盐务的重要性。

    在明朝,盐税从来是仅次于田赋的财政收入。而两淮盐税更是甲于天下。总体来说,虽然沿海各省都有盐务,从山东到广东,但是产盐大端还是在两淮。明时各地产盐区的分销都是有严苛的规定的。两淮盐分销南直隶,河南,湖广,江西。

    当然了,分销区与省份并非完全重合。但是大差不差。

    两淮盐区的失守,两湖,江西,南直隶一部分都缺少盐,而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盐产出量都不是太大。这与环境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仅仅供应本省,多出来一些支援一些其他地方,但本来产量不多,即便下令扩大生产,以这个时代的效率,从张轩下令,到下面扩大生产,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更让张轩不确定的,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的盐场,能供应起这么多的海盐吗?

    不想,不知道,一想张轩就觉得头大。

    盐这东西,在后世看来从不觉得多重要,但是如果不吃盐的话。根本干不了力气活。

    “陛下,臣也是刚刚知道的。”张质说道:“不过,西京与南京之中,还有一些存盐,支撑军需却是可以的。不过支援百姓,却是未必可以了。故以臣之见,与东虏议和,开关互市,如此民间得盐,官府也可设卡收税,当为一大端。”

    张轩明白,如果真的按照张质说法,这关税定然是一大笔银子。

    刚刚开始的时候,张轩以为只要开海关,就财源滚滚来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张轩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十七世纪的海洋贸易,与十九世纪的海洋贸易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清末在海关被英国人管控的情况下,依然能收入数千万两白银,成为国家经费的大端。但是在这个时代是不行的,因为即便对西洋文明怎么推崇,而在这个时代,东亚海洋贸易份额,远远比不上大明内部的交易量。

    也就是说,中国本身才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倒不是海洋贸易没有前途,而是海洋贸易有的是前途,但是在实际上,却比不上中国经济体量。

    如果这样做的话,每年收个几百万两,恐怕在预料之中。但是并非没有坏处的,纵然夏朝在这样交易之中得到好处,但是东虏得到的好处只会更大,张轩用脚趾头想,就知道,东虏一定会用盐换粮。

    张轩本意不想与东虏议和,但是心中也不由的动摇起来。

    “陛下。”曹宗瑜说道:“东虏南下江南,天下为之禁声,唯陛下高举义旗,一战而定,乃有今日。然天下士子誓死效忠陛下,所为何事?乃是汉虏之仇,华夷之辨。”

    “天下汉人宁跟随陛下战死沙场,不愿意为东虏牛马。”

    “今日陛下与东虏议和,恐失天下之望。”

    张轩听了,心中有些惭愧,不敢出声。他很清楚,这一套当初是他说给曹宗瑜的听的。

    大义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说有用,很有用,说没有用,也相当没有用。但是作为朝廷即便是立牌坊,也要立下来。故而才有清廷的口号,“为明报仇。”

    当然了,提出口号,也是一种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