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与有荣焉
PS:感谢书友“就呢个”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这场战役的胜利,预告了至少短期之内,倭国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了。 李沐第一时间,令李师率骑兵营扫荡敌军弓兵,并下令全军出击,追捕溃散的倭军。 自此,石见之战,结束了。 此战,全歼倭军骑兵一万人,弓兵五千人,俘虏倭军一万二千余人,战马四千匹。 缴获军械、粮草无数。 对马海战、石见之战,两战两败,损失之大,足以震动倭国朝野。 超过十万军队的覆没,让倭国上下,再无一丝与唐军交点的信心。 反而对唐军生出一丝崇拜之心来。 田村倭皇在征得苏我虾夷的同意之后,派人前往长安,向使团传令,答应大唐的要求,以租借方式让渡石见的使用权,但指令使团将租借期更改为五十年。 同时,由苏我虾夷为代表,向占领石见的唐军交涉,停止战争,握手言和。 以期望石见唐军不再向东进攻。 ……。 当两战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 长安城内沸腾一片。 百姓们自发地以各种形式庆贺着。 做为大唐子民,百姓与有荣焉。 李世民下令长安城所有百姓每户赏酒一升,rou两斤,以示天下同贺。 可朝中有些人,在听闻了两次大捷后,竟心中有了更多期望。 长孙无忌等人建议李世民倾全国之力,继续战争,一举征服倭国。 长孙无忌的用意很简单。 既然不能阻止你窜起,那就送你上天。 到了位极人臣,功高震主、赏无可赏时,你就会摔得无翻身机会。 有句话说得好“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长孙无忌的态度无疑很好地阐述了这句话的意境。 当然,这个斗争方式是消极的。 但在这种战争形势下,文臣都得为武将让路。 长孙无忌无法也没有机会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沐构成任何威胁。 而此时的李世民还不昏庸。 长孙无忌如果真要进谗言,还不足以迷惑李世民。 所以,长孙无忌改变了斗争方式。 可这次李世民却非常果断,直接否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并下令尽快与倭国使团达成条约,结束这次战争。 当天夜宴之后,李世民留下房玄龄、李孝恭二人。 在承庆殿奏对。 李世民脸上还残留着兴奋。 可兴奋中难抑那一抹忧郁。 就算是父子,功高震主这四个字,盘旋在李世民脑海中挥之不去。 李世民是过来人,这四个字何尝不是陪伴自己,一路走到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天? 但是李世民现在还没有将李沐一巴掌拍死的打算。 在他看来,李沐的年纪还小,还可以继续引导和教化。 至于如何行事,这是他留下房玄龄、李孝恭二人的用意所在。 房玄龄的大局观加上李孝恭对半岛战场态势的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