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在线阅读 - 第十七回 初回转又议汝南

第十七回 初回转又议汝南

    “这个三弟啊,尽是胡来!”孙策看完孙翊给自己写来的信,无奈的摇了摇头。

    “兄长,三郎又弄出什么妙事了?”孙策对面一个面容俊朗的男人道。

    “公瑾啊,这次的事情,真没法说了,连你都牵扯进来了。”孙策揉揉脑袋,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的道。

    “我?”周瑜闻言一愣,“和我有什么关系?”

    孙策把信递给了周瑜,道“你自己看吧。”

    周瑜疑惑的接过了信,仔细的看着。不一会,周瑜的俊朗脸庞就出现了红晕,让外人看去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风采。

    “代兄求亲?”周瑜轻声道,“怎么还把我给捎上了?”

    孙策呵呵一笑,道,“公瑾。为兄确实听闻过那皖城二乔之事,久有仰慕之心。诚如三郎所言,若是你我兄弟真的分娶二乔,那也算的上是一段佳话吧?”

    周瑜的脸都红的能滴出血了,道“此事怕是不妥吧。方今兄长正率兵平定江东之地,若此时回庐江娶亲,恐耽搁了大事。”

    孙策道,“无妨。三郎与为兄三年之期,言与那乔公保证,三年之内,为兄必能收的江东之地。到那时再让为兄与公瑾一起,迎娶二乔。”

    周瑜听罢,胸中豪气冲天,傲然道,“三郎何如此小看我等。不需三年,只两年便可。”

    孙策嘿嘿一笑,道,“公瑾,军中无戏言也。”

    周瑜正色道,“兄长放心便是。”

    孙策幽幽的道,“看来公瑾比为兄心急啊~,哈哈~~~”

    周瑜无语中、脸红中、心跳加速中~~此处略过不提。

    庐江治所,舒城南门之外。

    孙策之亚父、庐江太守府长史张昭,与庐江郡丞陆康,携一众大小官员正等在这里。他们来此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迎接领庐江太守孙翊回返。

    孙翊代兄求亲的事情,早已经在庐江传扬开来,众人莫不对孙翊和孙策的弟兄情深而赞叹不已。看人家做弟弟的,不光帮大哥守着基业,还得帮大哥张罗娶媳妇的事情。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孙策真的结婚生子,那么这份基业肯定是他儿子的,怎么都不会轮到孙翊的脑袋上。但人家这当弟弟的,根本不在乎这些,还上赶着给自己的大哥找媳妇,让他早生贵子。这说明,孙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图谋之心。这才叫兄友弟恭呢。

    况且以现在孙翊的名气,那可比孙策要大得多。不管是卧榻收庐江,还是断腿结金兰;又或者口出《神者论》,《游子》赠橘郎;再加上最近`麓谷定计烧黄射,代兄求亲迎二乔。`哪一件都让中原之人为之咋舌不已,当世神童之名早就名扬天下。特别是前几日,庐江上供龙椅之事,令天子大悦,下旨诏命孙翊为孝廉,并加封关内侯;着孙策袭其父孙坚爵位,封乌程侯,并成为正式的庐江太守;陆康也因上供有功,封汉宜亭侯。这样一来使得孙氏真正的成为了一镇诸侯,有了和中原群雄一较高下的政治地位。

    可以说,这些事情都是孙翊有意或者无意间做出来的,得到的结果更是让人感叹其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实际上,麓谷定计之事,乃是人家鲁肃所为,和孙翊似乎没多大关系,但鲁肃却是孙翊举荐给孙策的,这更说明了孙翊独具慧眼的识人之能了。

    好了闲话不多说,只看当下事。

    巳时左右,一队人马远远出现在众人的眼中。待得近前,只见那为首之人乃一少年,英姿飒爽,意气勃发。身后紧跟一巨汉,手中持一大旗,上书“孙“字。再往后乃一壮汉携十数骑,围绕在数辆马车周围,皆勇猛不凡。

    张昭看着孙翊由远而近,得意之色溢于言表。那可是自己的弟子啊,虽然似乎自己并没有对他教导过多少时间,但名义上却是自己的弟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陆康老头也高兴,他高兴的是孙翊给自己出的送龙椅觐见的主意,给自己弄来了侯爵的赏赐。要知道汉时的侯爵一向是遵循祖制,非军功不得封侯。虽然现在这个制度已经基本没什么效力了,但是毕竟是封侯大事,这陆康也是高兴地几天都睡不着觉,整个人处于亢奋之中。

    其余众人则是在想着,自己为啥就生不出这么出色的儿子呢?看看人家孙坚,生了五个儿子。不说那些不在庐江的,单说这个大儿子孙策和老三孙翊,可都是当世人杰啊。孙策统兵南征,现在是节节胜利,眼瞅着就快把刘繇灭了。而孙翊呢,守庐江根基之地,又大破江夏两万精兵,也是牛X的不得了。大家都是人,可生的儿子为何差距就这么大呢?

    孙翊可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他现在心里是美滋滋的。干掉了江夏两万兵马,虽然放回去一万,但是却坑了黄祖二十万斛粮食。这样一来,即便黄祖想再次出兵,也得有些日子了。况且自己还顺带把苏飞这个黄祖手下的得力干将给弄了来,黄射那小子这次更是丧胆了。除非黄祖亲自率兵报复,否则孙翊还真不太对江夏那边上心了。

    孙翊知道,历史上的今年,也就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可是风起云涌的一年。曹cao和吕布会为濮阳、兖州等地打的不亦乐乎,而刘备则会和袁术产生摩擦。但是这些都不如李傕郭汜的长安之争给孙翊的印象深刻。因为这次长安之乱,导致汉献帝往洛阳逃跑。而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那就是袁绍没有迎奉天子,而让曹cao得了便宜,继而挟天子令诸侯,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当然这是明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才会出现的事情。

    边想着事情,孙翊等人来到了城门口,和众人见礼之后,先把乔家一行人交予旁人招待,安排地方居住,自己则以身体疲劳为由拒绝了诸人的饮宴之请,回太守府了。回得府中之后,孙翊先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立刻命许褚去庐江大营请鲁肃、陈到等心腹来太守府商议,另外派孙高去请张昭和陆康两大重臣也一同前来。

    等到众人皆来到大堂之后,孙翊吩咐许褚和孙高亲自把守厅门,方圆二十丈内除“猛虎十三卫”以外,不允许任何人出现。凡事通传皆由猛虎十三卫负责。

    众人看到孙翊如此,便知肯定有大事发生,故而都屏气凝神,高度紧张。

    孙翊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后,对着众人道,“吾方回,便请诸位到此,实因事情重大。”孙翊环视一圈众人,又道,“诸位皆庐江心腹之人,今日此事但请诸位勿得对外人道也。”

    众人皆拱手应诺。

    孙翊这才道,“吾兄此时正与刘繇相争,然则江东之地非只刘繇一方势力。那吴郡严白虎与会稽王朗皆一时之雄也,若此二人联手,怕是吾兄平定江东会多生事故,但吾料兄长必能一鼓而下。不过,虽然如此,吾兄平定江东亦要花费些时日。吾以为,兄长短则两年,迟则三年必成大功。”

    众人闻之尽皆惊异,这三公子怎么对自己的大哥孙策这么有信心啊。

    孙翊看到众人的神色,心道,“我可是前知两千年,后知两千载的人物,跟着我混你们就赚便宜吧。”

    孙翊看到众人不说话,就继续道,“吾兄在彼征战,吾亦不能落后也。今日请诸位而来,便是为我庐江今后之攻略,还望诸公不吝赐教。”

    众人听罢,皆深思熟虑。

    良久后,只见庐江的二把手张昭,正了正身子,道,“如今,我庐江在主公(孙策已经成为了正式的庐江太守,又有乌程侯的爵位,故而手下人都改称其为主公)掌领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慕庐江之名而来之流民不计其数。庐江一郡之地,现有户八万,口三十万,已算一上郡也。因去年中原之地蝗灾,故仍有流民源源不断而来。然庐江一郡,耕地有限,流民之数已欲饱和,若流民依然不断,则恐生乱也。此番三公子以万余江夏俘兵,换的粮二十万斛,刚解此危机,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于此时再兴刀兵,恐非良策也。”

    张昭说的这些,孙翊都清楚,但是没有地盘,那么有人口也没地方安置。孙翊不由得皱眉不语。

    这时,陆康说道,“三公子。小儿陆绩好天文算数之学,曾言道,夜观天象,江淮之地今年或有水患之灾。若真如小儿所言,则我庐江更需休养生息,保全一郡之民。老夫认为子布先生之言大善,还望三公子谨慎行事。”孙翊知道陆绩从小就对天文有爱好和研究,再加上本身庐江这里就靠着后世“十年九涝”的淮河,所以对陆绩的说法还是比较信任的。

    张昭,再加上一个陆康,这两人说的话都是从内政方面来考虑的。更何况两人还是孙策留给孙翊的左膀右臂,他们的意见对于孙翊是很重要的。

    孙翊此时也觉得自己有些太着急了,正要接受二人的意见。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军方诸将中,有人发言了。说话的,正是被孙翊拜为虎贲中郎将的鲁肃。因为此次定计破黄射的功劳,所以孙翊就提拔鲁肃担任了虎贲中郎将,徐盛、陈到拜为偏将军,其余人等各有封赏不提。其中许褚和孙高分别被孙翊封为猛虎校尉和虎威校尉,名字虽然挺酷,但实际上许褚手下就只有那“猛虎十三卫”,而孙高这个虎威校尉更是光杆司令。因为孙翊让孙高再挑选百人训练,作为自己的护卫,孙高正为这事情挠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