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崩塌前兆
孟超在自己的神州个人圈上面写了的影评之后,孟超的粉丝们开始纷纷评论了起来。≧, “超哥简直高风亮节啊,自己的公司有两部电影在上映,还愿意宣传竞争对手的电影,可见这部超哥是真喜欢啊。”——king康。 “我觉得超哥压根就没怕过谁,和都很好看,我个人对这两部电影的票房绝对有信心。”——长青无悔。 “冲着超哥这份纯粹,我这个月下来三部电影都去看了一遍,用实际行动支持好电影!”——冷夏天。 …… 其实说到影评,孟超并不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对于其他电影公司新片的看法了。 早在之前观看了嘉禾旗下林正英的之后,孟超就曾经公开称赞这部电影开创了僵尸片的风潮,并且自认是九叔的粉丝。 当时也被各大娱乐媒体纷纷报道了一次,但是这一次对于德宝出品的,可以看出孟超对于电影的主题明显是更加有兴趣。 为此也写了上百字的影评,这篇影评出现之后,元奎和元彪两人都在自己的神州个人圈上面公开感谢孟超,两人没有想到孟超居然在看完电影之后会给出这么大的评价。 要知道、、这三部电影出来之后,孟超在整个电影圈的位置已经被拔得很高,他公开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和推荐,不说别的,光是票房上都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涨幅。 而各大娱乐媒体也纷纷称赞孟超高风亮节,要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信。一般的电影人是不会在自家公司还有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公开夸赞自己的竞争对手,那岂不是鼓励对方的电影跟自己抢票房? 但是孟超的想法却是很单纯,如果是好电影的话,观众一定愿意贡献票房,别人怎么抢也抢不走。但是如果自己的电影不如别人的话,哪怕你一言不发,观众也会自己走掉! 所以孟超觉得给了他不小的触动,于是他就在自己的神州个人圈写了一个影评夸赞了一番,仅此而已! 最后上映于1986年11月27号的首日票房将近九百万,三天之后票房突破两千万大关,这其中难说有多少是孟超的影评推荐出来的效果,不过这部电影的整体评论都还算不错,最终总票房估计能够破亿! 这部电影算是元奎进行影坛多年的崛起之作。平行世界里,这部电影在香江总票房刚过千万,不算太起眼,为此刘奎导演的名气一直被自己的几个师兄弟压着,比起洪劲宝和程龙都还差了一些。 但是如今这个世界里,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不逊色于洪劲宝的很多电影,所以元奎这个名字也一下子就被更多人熟知。 …… 如今整个电影圈的形势那叫一个有人欢喜有人愁! 过去邵氏是整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霸主,香江回归之后。邵大亨一度受到国家元首的接见,并且赞扬邵氏电影为国争光! 邵一夫先生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将自己的事业重心从香江和南洋逐渐转移到了祖国各地。在全国多个城市都组建了电影院,那个时候是单厅的大戏院模式,一场几百上千个座位却是座无虚席,甚至有时候在一线城市里,你找不到关系还不一定能够买到票! 那时候的邵氏是多么辉煌啊! 但是自从嘉禾成立之后,就开始继承了国泰院线残留在国内的一些资源。并且嘉禾开发出了李小龙、程龙、许关文、洪劲宝以及后来的林正英,这些人将嘉禾推上了神台! 反观邵氏这边因为待遇问题留不住人,最终人才纷纷游走出去,有些到了嘉禾,有些自己开设了电影公司。因为电影市道不景气,很多院线公司经营不善,最终就只能抵押给银行或者卖给国营院线公司,以至于很多人拍电影都开始寻找文化局和国营院线的关系,从而避开邵氏院线! 因此邵氏院线的生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刚开始在国内开设院线公司,邵大亨是觉得自家的电影不愁卖,所以能够自己开设电影院的话,岂不是两边都能赚钱? 在香江和南洋的时候,邵氏都是按照这种方式在经营! 可是等到八十年代之后,邵氏开始不行了,大片场的制度再加上陈旧的观念,刻薄的待遇,以及老旧的电影制作水平,都是邵氏的致命伤! 反观嘉禾这边,邹老板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野心勃勃想要进攻好莱坞,攻占欧美市场,为此以李小龙和程龙为先锋军,拍摄了不少西洋片,虽然票房成绩有好有坏,但是总体嘉禾却是在不断膨胀! 而邵氏却是一年不如一年,电影制作费太少,拍摄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行,不行的话观众也就懒得去看,那么电影上映的周期也就更短,而更短就更加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无法进行大投资,为了贯彻邵大亨的稳定路线,就只能继续拍摄小成本电影,继续票房卖不出去,继续上映周期变短…… 这样好像绕口令的一个恶性循环,早已经将整个邵氏的发展拖垮了,这一两年里,如果不是出现了李汉祥的清宫电影拉动了票房,恐怕邵大亨早已经动了退出电影市场的想法了。 而现在虽然邵氏的处境稍微好了一些,但是李汉祥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位大导演本身也有自己的野心,在看到整个邵氏都要依靠他之后,李汉祥导演提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除了要票房分红之外,甚至还想要投资自己的新片! 可以说因此也让邵大亨越来越难忍受,在他的电影王国里,早已经习惯了自己就是王者,要掌控一切的态度,现在手下里面有本事的一个个都要跟他摊牌,这也让邵大亨感到非常疲累…… 邵氏虽然不至于马上撑不住,却也是处于一个风雨飘零的状态……u